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Three Direct Links
The Three Direct Links refers to the direct "postal, transport and trade" exchang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nd it was first proposed in the "Message to Compatriots in Taiwan" in 1979 by the NPC Standing Committee. Cross-straits direct shipping, flight and mail services were initiated on December 15, 2008, followed by the declaration of the "three links" era. These services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save transit cos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Examples

1 The Three Big Links was a 1979 proposal from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to open up postal,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airline) , and trade link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with the goal of unifying China and Taiwan.

2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ree Big Link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were routed through intermediate destinations, primarily Hong Kong; Macau; Jeju, South Korea and Ishigaki, Okinawa Prefecture, Japan.

3 The "Three Links" were officially established on 15 December 2008, with the commencement of direct flights, shipping and post.

Text Recommended
《两岸大三通五周年 闽台海空直航运送旅客1042万人次》 View Translation
今日(15日)是“大三通”五周年。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实现了海上通航、空中通航和通邮的全面“三通”。五年来,闽台空中直航、海上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实现,据统计,5年以来,闽台海空直航共运送旅客突破千万,达到1042万人次。 今年以来,闽台相继开通了厦门至高雄、平潭至台北客滚班轮航线。目前,两岸正常经营的海上客滚班轮航线共5条。再加上福建独有的“小三通”,闽台共有8条海上客运班轮航线,每周航班多达339个,平均每天近50个。五年来共运送旅客745.35万人次,占两岸海上客运量的98%以上。 空中方面,福州、厦门、晋江、武夷山机场均可直航台湾,至2013年底,闽台空中直航航线由2008年的2条发展到定期航线9条、不定期航线5条,每周航班由4班增加到现在的61班。其中,2013年11月,泉州晋江至台北桃园的空中客运定期航线开通,闽台空中直航取得新的突破。 灵活的海空航线,实现了福建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与台湾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中等全面双向对接,吸引了大量民众经由我省进出台湾。根据统计,5年以来,闽台海空直航共运送旅客突破千万,达到1042万人次。 据了解,下一步福建将加快建设厦门邮轮母港,引入国际大型邮轮公司,经营以厦门港为母港的两岸邮轮航线。同时,福建正积极推进连江黄岐至马祖北竿客运航线的相关工作,并力争在2014年开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重中之重”,福建将推动闽台两岸车辆互通,允许台湾牌照机动车辆通过闽台客滚航线,进入平潭综合实验区行驶。目前已完成厦门东渡厦金客运码头等5个对台客运码头的改造,新建成平潭澳前客滚码头等。
《两岸大三通 一日生活圈成形》 View Translation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台北圆山饭店,4日下午2时,成为两岸历史性的一刻。在近200名岛内外记者的共同见证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分别代表两岸在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4项协议文本上签字。从1979年1月1日大陆方面《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三通”主张,到近30年后4项协议签署,两岸正式开启“大三通”时代,亦将迈入“一日生活圈”,海峡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 当天,陈云林和江丙坤很有默契,都打上了喜气洋洋的红色领带,两人各自分别签下红、蓝两色,分别为繁体字版、简体字版的协议纪要。 这4项协议分别是《两岸空运协议》、《两岸海运协议》、《两岸邮政协议》以及《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其中,在最受人瞩目的《两岸空运协议》中,两会正式敲定将两岸直航从现在的周末包机,改为天天包机;大陆航点由现在的5个增加到21个;每周航班亦由现在的36班增为108班。 台湾“交通部长”毛治国表示,因协议文本要送“立院”,所以相关条文中有1条指30天内“立院”未完成审议,协议自动生效,再加上10天的行政程序,因此,协议内容将在签署后40天之内实施。 有台湾民众表示,未来不仅往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用再转机转到头晕,且前往成都、重庆、昆明等内陆城市,亦天天都有航班,便利倍增。 根据协议,两岸直航将不必再绕经香港飞航情报区,以台北飞上海为例,截弯取直后的飞行时间将由原先的2个半小时缩短为只需82分钟,比从台北搭高铁到高雄还要快很多。 对于两岸直航,华航董事长魏幸雄说,因航班量增至3倍,加上航路变直,可减少40%的飞行时间,以当前油价占飞行成本5成计算,总成本约可减少20%,票价定有下调空间。 此外,随着《两岸邮政协议》的签署,两岸原先已有的挂号信函业务,将扩大到小包、包裹、快递以及平信,且可以透过包机直接寄送,不必绕道香港等第三地转寄。快递上午寄出、中午就能收到,未来两岸距离势将越拉越近,一日生活圈即将正式展开。
《台湾问题研究专家:“大三通”带来两岸经济深层次整合》 View Translation
《地缘·根源·家园——闽台地缘关系研究文集》12日在福州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震涛教授在书中撰文指出,“大三通”实现后,不仅有利于两岸贸易的扩大,还会带来两岸经济的深层次整合,有利于两岸建立更全面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和提升总体实力。 刘震涛认为,“大三通”所带来的两岸交流的便利,对促进两岸经济的深层次整合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农业的整合。两岸间可能形成农业生产的分工合作关系;两岸可以共创农产品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两岸农民、农业合作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将扩大;两岸间农业技术的交流、合作将扩大。 第二,有利于两岸制造业的整合。“三通”后,运输成本与时间大幅降低,两岸制造业之间可以形成更紧密的供应链与产业分工,产业内贸易会大量增加;台商可以根据规模经济需要,在两岸合理进行投资布局。 第三,有利于两岸服务业的整合。“三通”的实现为台湾运输、仓储、物流与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台湾上述产业的发展需要以大陆为腹地,台湾农业和制造业在大陆投资的增加,也会增加台湾对大陆服务业的投资,必然带来两岸服务业之间的共同发展和整合,提高总体竞争力。 第四,有利于两岸人力资源的整合。两岸“三通”尤其是空运直航后,两岸交通更便捷,从台湾到大陆上班就像“从台北去高雄上班一样”。这将给台湾带来整合大陆科研人才的优势,将使未来台湾企业中大陆员工可望增加而台湾外派人员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大陆企业对台湾管理人员的需求量以及台湾管理人员到大陆企业工作的数量都将增加,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大陆工作。 刘震涛教授说,尤其是随着台湾当局不断放宽对两岸贸易、投资的限制,这一整合趋势将更加明显。
Knowledge Graph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