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Idioms, Proverbs and Sayings
Zhi Sang Ma Huai
The idiom "Zhǐ Sāng Mà Huái" originates from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t literally denotes that one points at the mulberry and abuses the locust, which is a metaphor denoting that one seemingly abuses one but actually abuses another.
Text Recommended
三十六计与古今战争——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

原 典   指桑骂槐,语出自民间谚语。指桑骂槐的原意是指着桑树却骂给槐树听,借用来比喻对别人间接指责、批评的方法,后来广泛指以惩治、攻击某一个特定的典型敌人,来警告、规劝其他敌人的行为。   三十六计中,此计原文为“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即强大一方要慑服弱小一方,应运用警告的办法来诱导他。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使用果敢手段,可以令人信服。引申到军事上,是一种用胁迫、警告等暗示手段达到树立某种威严的谋略,既可运用于军队内部管理,又是一门对敌和外部势力斗争的艺术。   古代战例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管仲决定降服鲁国和宋国,以此扩大齐国的势力范围和影响。   但管仲降服鲁国和宋国,并未采取以往诸侯国常用的发起直接军事进攻的手段,而是先灭掉了鲁国的弱小邻国——遂国。   遂国不仅是鲁国的邻国,还是其附庸国。齐国灭掉遂国后,感受到压力的鲁国领会了齐国的意图,立即谢罪求和,与齐国结盟。   而鲁国位于齐国与宋国之间,隔开了齐国和宋国,本是宋国抵挡齐国的屏障。但齐鲁结盟后,失去鲁国屏障,安全受到威胁的宋国也只得向齐国求和,以保证安全。   齐国相国管仲先是以灭遂国震慑鲁国,使得鲁国降服并与齐国结盟。又以齐鲁联盟,对宋国施加压力,降服了宋国。   现代战例   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炮兵阵地万炮齐发,金门岛陷入一片火海。蒋介石忙向美军“求救”,美国随后决定为蒋军护航。9月4日,美国调来军舰与原先在台湾海峡的第7舰队会合,形成了一个作战集群。   9月8日,美蒋组成海上编队,由美舰护航蒋军舰船向金门开来。毛泽东指示:“只打蒋舰,不打美舰。”中午12时,美蒋联合编队抵达金门料罗湾港口。毛泽东下令:“立即开炮!”没想到我军大炮一响,美国军舰立刻丢下蒋舰向台湾方向逃去。9月11日,美国再次护送蒋军4艘运输舰、7艘作战舰向金门驶来。下午14时57分,我前线炮兵以强大火力射击驶近料罗湾的蒋军运输舰和金门岛上的目标。美军故伎重演,听到炮声后立即向外海撤退。通过这两次炮击,党中央彻底摸清了美国当局的战略底牌。   计谋分析   以上两个战例中,齐国相国管仲以弱小的遂国为“桑”,以较强大的鲁国和宋国为“槐”,不仅获得了遂国的土地,还以最小成本和代价争取到了鲁国和宋国的降服。如若直接攻打鲁国、宋国,容易在众诸侯国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易引起其他强国的干涉,反倒会得不偿失。毛泽东巧妙处理台湾海峡战事,以蒋军舰船为“桑”,以美国的态度为“槐”,不仅沉重打击了蒋军,又警告了美国当局,同时对美国的底牌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以上两个古今战例在运用“指桑骂槐”这一谋略时,都采用了敲山震虎的表现形式。即运用敲击山梁的办法来显示威风,从而达到震慑老虎的目的。管仲灭遂国,在战略战术上对鲁国形成压力,迫使其降服,又通过降服鲁国对宋国施加压力,进而降服宋国。解放军炮击金门和台湾舰船也属于敲山震虎。毛泽东下令炮击,迫使美军舰船为了自保放弃所谓的“同盟”伙伴,达到了战略上的威慑目的。   事实上,“指桑骂槐”还有两种形式,即杀鸡儆猴与旁敲侧击。杀鸡儆猴,即通过惩罚一方达到对另一方警醒的目的。旁敲侧击,即不直截了当指明问题,而是迂回地表达自己的责难或不满。这种方式在国际政治斡旋和外交谈判等场合被广泛使用。   “指桑骂槐”的谋略在不同时节、不同形势下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想要运用好“指桑骂槐”之计,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正确处理好“指桑”与“骂槐”的关系。此计中,“桑”表示被惩罚或者打击的一方,“槐”表示被警告和震慑的一方,可以把“指桑”和“骂槐”分为四种。第一,实指实骂。即所指的“桑”和“槐”都很明确,并且对它们采取了实实在在的惩治措施;第二,实指虚骂。即所指的“桑”很具体,但所骂的“槐”并不明确;第三,虚指实骂。即表面上所指的“桑”不明确,但暗里所骂的“槐”却很明确;第四,虚指虚骂。即何为“桑”,何为“槐”,都没有具体指明,只是抓一件事借题发挥,目的在于引人警戒。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指”和“骂”,都应该明确“指桑”只是手段,“骂槐”才是最终目的,施行此计的关键在于,战场上出现了需要“指桑骂槐”的形势时要将“桑”与“槐”的分量衡量好,应注意“桑”轻“槐”重,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反向替代,要确保能成功“骂槐”。   二是指挥员要胸怀全局。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中对于弱小对手的警告利诱,对较强大对手的旁敲侧击,还是在部队管理中用警告等暗示手段统领部下和树立威严,“指桑骂槐”计归根结底都带有“警”的底色,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战略上的威慑作用。这就要求指挥员对外要胸怀全局,对内要令行禁止、严明军纪。毛泽东亲自下令炮击,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打击几艘蒋军舰船,更多的是对蒋介石集团所谓的“盟友”美国予以战略上的震慑,从而一举摸清美国力求自保的“纸老虎”底细。之后,中共中央要求中方代表在中美大使会谈中与美国当局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从而粉碎了美国当局对台湾问题的不良企图。管仲灭遂国,并不是真的看重遂国的土地,而是为了以此在战略上对鲁国形成威慑和压力,使鲁国降服。而降服鲁国后,又对宋国形成了战略威慑,进一步迫使宋国降服。   三是充分把握使用“指桑骂槐”的分寸。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指桑骂槐”之计在军事中运用比较普遍,但其并不是一种攻城拔寨、斩将杀敌的计谋,而是一种对外强调战略震慑、对内讲究“杀鸡骇猴”的“奇”计。战争话语权终究是需要硬实力、真“肌肉”的,在充满信息不对称的战场上,在敌弱我强的战争态势下,此计相对比较有用。而当敌我差距较大,敌优势明显强于我时,使用此计就可能导致“指桑骂槐”未成,反倒使得强敌恼羞成怒,事态恶化。因此,对于“指桑骂槐”计的使用,一定要掌握火候和分寸,确保达成战略或战术目的。(韩红泽 张 苗)

对孩子“指桑骂槐”间接式批评教育有时更有效

[摘要]由于现在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对孩子的教育批评有时太直接了反而起不到好作用。因此家长掌握一定的间接批评孩子的艺术会使批评更具效果。对孩子“指桑骂槐”间接式批评教育其实有时更加有效。 借景抒情 以情感人 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汉武帝的奶妈在皇宫住了几十年,不愿离开皇宫到外面去生活。但汉武帝嫌她啰唆、好管闲事,打算把她迁出宫。奶妈无可奈何地找到汉武帝的贴身红人东方朔,请他帮忙说句话。东方朔安慰她说:“当你向皇上辞行的时候,只要加减看皇上两次,我就有办法了。”这天奶妈叩别汉武帝,热泪盈眶,边走边回头看汉武帝。东方朔乘机大声说:“奶妈,你快走吧!皇上现在已用不着你喂奶了,还担心什么呢?”汉武帝听了,如雷轰顶,想起自己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她又没犯什么大错,感到十分内疚,于是收回了成命,留奶妈继续住在宫里。这个传说看上去是东方朔顺水推舟,让奶妈不要担心,放心地离去,暗地里却批评汉武帝忘恩负义,但汉武帝却能欣然接受,这是因为这个批评委婉而含蓄,无损于君王的尊严和体面。 由此及彼、旁敲侧击 这种方法是通过故事、寓言,或者是不点名指责某些人干的某些事,或是通过与之有牵连的人或事来表达批评。有一位小学语言老师,当他发现学生甲跟学生乙在课堂上闲谈时,他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甲,甚至也没有像某些老师那样提问学生甲,而是提问乙或学生乙起来念段课文。学生甲没了谈话的对象,同时也意识到老师的间接批评,自然就专心听课了。还有一位聪明的妈妈,当她那上幼儿园的儿子做错事而且不认错时,她总是耐心地坐下来讲个故事给儿子听,故事时里总有个孩子或者什么动物做了类似的错事。讲完后,妈妈就问儿子:“故事里那个孩子(那个动物)错在哪里?”儿子按照妈妈的引导去批评故事里的孩子(动物)。过了一会儿,儿子领悟道:“妈妈,刚才我也做错了事。”运用这种形式传达批评的意思,表明一个道理,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又不使被批评者尴尬,容易被接受。 避实击虚,循序渐近 间接批评的对象除了亲朋好友之外,有时也可以用于对付那些动机不良的人,使他们深感内疚,不至于在危险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况且,有的坏人十分凶狠,间接批评更符合斗争策略。郑板桥吟诗驱贼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晚年的郑板桥辞去官职后,“一扇明月,两袖清风”,带了一盆兰花和一条黄狗回乡隐居。一天晚上,天寒月黑,风雨交加,他輾转难眠。这时一个小偷溜进了他的屋子,郑板桥略加思索,转身低吟道:“细雨霏霏夜深沉,梁上君子进我们”。小偷临近床边,闻声暗惊。接着,郑板桥又吟道:“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得出这是房主暗示自己并不富有,自学羞愧,赶忙转身出门,飞也似地逃走了。 间接批评运用得当,不仅可以避免给被批评者造成精神压力,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起到激励的作用。当然,应当指出的是,运用间接批评不能千篇一律,要看对象,批评的程度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对那些错误严重、屡教不改的人,则还要运用其他一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