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tary and National Defence >Thoughts and Theories
Theory of the People's Army
"The theory of the people's army" is an important thesis of Mao Zedong o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people's armed forces that was put forward in the report of “On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April 1945. It is well proven that there would be nothing without the people's army.
Text
The Brilliance of Mao Tse-tung’s Thought Illuminates the Whole World

This is the second and concluding part of a report which appeared in “Peking Review,”. —Ed. CHAIRMAN MAO’S works enjoy the same high reputation among the many freedom fighters of Mozambique, Zimbabwe, Angola and Azania [South Africa]. Africa’s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re fighting heroically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liberation have come to see more and more clearly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 that armed struggle is the only correct way for them to achieve victory. They have realized the universal truth of Chairman Mao’s maxim that “political power grows out of the barrel of a gun.” They appreciate the wisdom of his theory of the people’s army and people’s war. That is why many ask for a copy of Chairman Mao’s military writings whenever they meet a Chinese friend. The fighters of “Portuguese” Guinea, waging an armed struggle for national liberation against Portuguese colonialist rule, carry Chairman Mao’s military works in their packs and study them when they go into battle. Applying Chairman Mao’s theory on people’s war, they have built vast revolutionary bases in the rural areas of their country, and have formed militia units, guerrilla units, and regular forces. They have been conducting a guerrilla war, constantly attacking and wiping out the enemy, and encircling the Portuguese colonialists in a few cities, thus achieving great victories. In 1964 one of our correspondents met Alpha Diallo, vice-commander of a military zone of the patriotic armed forces of “Portuguese” Guinea, and presented him with a badge with a replica of Chairman Mao. Alpha Diallo warmly embraced him, saying that he had been longing for this for many years and would show it to his comrades-in-arms at the front. Chairman Mao’s Works Are Indispensable Textbooks for Revolutionaries We have been in Latin America too. As everyone knows, on this vast continent 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backyard”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flames of the struggle for national liberation are raging and spreading. There, too, we have seen the brilliant rays of Mao Tse-tung’s thought. In February 1963, an electrifying incident shook the whole Western world. Nine young Venezuelan patriots, having seized the ship Anzoatequi by force of arms, fearlessly frustrated interception by U.S. warships and aircraft and sailed it to Brazil. A month later we met these warriors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Brazil and one of them told us the story in detail. His name was Jesus, and it was he who had acted as the captain of the captured ship. The soul-stirring battle fought by these courageous Venezuelan youths aroused our boundless admiration. What still lingers in our minds is the deep and burning affection of the Venezuelan revolutionarie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for our great leader. Before bidding him goodbye, we pinned a dark-red badge of Tien An Men on this fighter’s chest. Excited, he said, “That’s great! This is just what I wanted. When I go back to Venezuela. I’ll wear it on my chest in battle, whether in the mountains or on the plains. I’ll tell my comrades-in-arms that I’ve seen Chinese comrades, shaken their hands and talked with them. We Venezuelan revolutionary fighters have always had tremendous feelings for the Chinese comrades. For we know that revolutionary China with its seven hundred million people is the strongest force backing our struggle, and we are proud of having a staunch comrade-in-arms like China.” He added, “In Venezuela, the works of Comrade Mao Tse-tung have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of textbooks, indispensable for every Venezuelan revolutionary.” Clasping our hands firmly, he said, “Please allow me to convey the warm respects of the entire Venezuelan people to the great Comrade Mao Tse-tung and to the great Chinese people.” The revolutionary people in othe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the same fervent desire to study Mao Tse-tung’s thought—living Marxism-Leninism at its highest in our era. In Chile, the study of Mao Tse-tung’s works was a frequent topic of discussion between us and a group of young progressives. They said they studied the works together on Sundays because they were busy during the week. They had studied “Analysis of the Classe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other writings of Chairman Mao over and over again with revolutionary passion, and in terms of actual social conditions in Chile. One of them once told us that, as Chairman Mao says, the way to judge whether a youth is a revolutionary is to see whether or not he is willing to integrate himself with the broad mass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actually does so in practice; hence Chilean revolutionaries must first of all go among the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integrate themselves with these classes. They also said that, after studying Mao Tse-tung’s works, they had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Chilean Marxists, while participating in a united front with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national bourgeoisie, must work independently and maintain their leadership of the united front. During our stay in Chile, Ana Eugenia Ugalde, President of the Chile-China Cultural Institute, often expressed to us her yearning to visit China. Recently her cherished dream came true, and at last she went to China. No sooner did she get off the plane than she asked us to convey her warm regards to Chairman Mao. She said that the great revolutionary image of China had been deeply imprinted on the hearts of the Chilean people and nothing in the world could shake the genuine affection and boundless love of the Chilean people for our beloved Chairman Mao and for the Chinese people.

Text Recommended
探寻新型人民军队理论的创建始末

庆6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广场成功举行 人民军队以崭新面貌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战史今日12.28:古田会议召开 战史今日9.29:“三湾改编” 建党初期,党即开始了对军事问题的探索。大革命失败后,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和建立军队的重要性。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在组织上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后的“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古田会议,确立了党领导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从政治上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里程碑。古田会议决议确立的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坚持人民军队的宗旨、发挥政治工作的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军队内外关系等原则,这些党从政治上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理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人民军队忠实履行党赋予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一)“三湾改编”,初步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原则,是党从政治上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南昌起义军还是打着国民革命军的旗号。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领导秋收起义时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号。在部队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主持召开前委会议,领导部队进行了改编,史称“三湾改编”。 1、 “三湾改编”, 在部队各级设立共产党组织和党代表,特别是支部建在连上,在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 “三湾改编”前,原来部队每团虽有一个党支部,但属机关性质,既不能领导部队,也没有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思想。在营、团两级设立共产党的委员会,连设立党支部,负责领导部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赋予的任务,积极发展党的组织,逐步在排、班设立党小组,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连队设立党支部和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分重要,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指出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实行新的党代表制度,以党代表担任同级党组织书记,拥有与同级军事首长同等权利,改变了国民革命军党代表与同级军事长官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变成了同在党的委员会领导下的分工协作关系,使个人监督变成党的委员会集体领导,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领导,使部队真正成为共产党领导的部队。 2、“三湾改编”,在部队实行民主制度,确立了官兵一致的新型人民军队内部关系 参加秋收起义的原国民党军队官兵,旧军队的陋习依然存在,官兵关系十分紧张。 “三湾改编”规定“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等,为了保障士兵民主权力的履行,部队连以上各级建立由士兵选举的代表组成的士兵委员会,参与部队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并在党代表领导下兼做政治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 这个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军队所没有的新制度,它肃清了雇佣军队官兵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确立了官兵一致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内部关系,这种民主制度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评价说“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三湾改编”提出的一些原则和制度,为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是党领导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思想建军的重要开端。 随着军队建设实践的发展,人民军队的建设原则不断提出和完善。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部队必须执行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红军的三大任务,进一步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质特征。红军要完成三大任务,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作保证。毛泽东在领导红军斗争实践中,先后为部队规定了一些纪律和注意事项。1928年4月,毛泽东在湖南桂东县沙田村,将过去陆续提出的一些纪律和注意事项总结归纳为“三条纪律”、“六项注意”,予以颁布。以后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成为“三条纪律八项注意”(后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条纪律八项注意”,鲜明体现了新型人民军队的本质特征,成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共同纪律和优良传统之一。 “三湾改编”提出的“支部建在连上”和在部队实行民主等原则和制度,以及后来提出的三大任务和“三条纪律八项注意”,成为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建军原则,同时为古田会议创造性地解决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红军如何建成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90年来学习制度建设的历史及其对人民军队理论武装工作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的先进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既是学习的产物,也同时标志着党的学习教育的开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学习制度建设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适应形势任务和自身发展的制度化体系。我党创造性地把思想建党的原则和制度运用于人民军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推动了军事实践的前进和发展。因此,客观考察和评价我党学习制度建设的历程,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理论武装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土地革命时期的学习制度建设   这一时期是指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的先进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诞生的。党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学习,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学习宣传和教育的规定。党的一大专门规定学习宣传教育的任务,要求党员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更多的人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投入到革命当中。1923年11月,党的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通过《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制定了学习宣传的方针,规定了学习教育的方法,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如政治讨论、政治讲演,指定学习材料,设立社会科学的研究会,加强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纲党章的学习、讨论。从1924年5月至1926年7月,我党先后作出了《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宣传问题议决案》、《关于宣传部工作议决案》等四个学习宣传教育的议决案。尤其是1925年2月,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明确了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规定了学习宣传教育的方针原则、内容方法和党对学习宣传教育的领导。人民军队成立后,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中的学习教育制度,是我党学习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29年12月28日,古田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我军学习教育工作体系的初步形成。《决议》规定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正确路线教育”,确立了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方法,规定了党内学习教育10项、方法18种,士兵学习教育和政治训练内容19项、方法7种。1930年10月至1934年10月,我军在反“围剿”中制定了《红军第四军各级政治工作纲要》、《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等一系列条例和文件,体现了我军政治工作、学习教育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但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影响,学习教育制度化遭受严重挫折,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学习教育的各项制度在党的领导下又重新走上了正确轨道。   (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这一时期是指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从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开展学习竞赛为起点,1942年2月以后与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结合在一起,到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结束的在职干部学习运动,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学习。1939年3月,中央干部教育部制定了《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不同状况,规定了学习内容和具体安排。1940年1月,中央书记处专门发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建立在职干部平均每天学习两个小时的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日常考查、临时测验、期末考试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制度。到1940年10月,在学习制度上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建设,明确了小组与大课之相辅而行,指导员与支部教育干事的确立,巡回教育制与顾问团制的采用,各种研究组与研究会的推行,一般大讲演的举行与教育干部中策略教育的开始等制度。194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党支部教育的指示》,制定了学习教育的方针、计划、教材、方式方法等,明确党的小组一般的应当兼有学习小组的作用,或者规定每月一次至二次小组会议作为学习会,或者每次小组会议有一定时间用在学习上。党小组会以外单独编立学习小组的办法,在自愿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从1940年起,把5月5日马克思的生日定为“学习节”。 1941年9月,中央发布《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在高级干部中建立了学习组制度。1941年12月,中央通过《关于延安在职干部学习的决定》和《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强调针对干部的不同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指导,对四类在职干部学习的方向作了规定,明确了在职干部学习应分为本职工作以内和本职工作以外的学习。1942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确认了干部学习教育的方针、目标和内容。   (三)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这一时期是指从1945年8月到新中国成立。1947年10月至1949年春,党内开展了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为内容的整党运动,其实质就是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和学习运动。1947年底,中央召开十二月会议,按照规定和要求,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学习党的一系列文件,研究党的方针政策,加强调查研究。1948年5月,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党内指示,根据不同对象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规定,其中规定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好党的文件和马列主义理论,制定和掌握好党的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1948年12月,中央针对经验主义这一问题,发出了学习理论的号召,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地读书,认真地学习理论,使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理论的启示下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明确领导机关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组织与领导这种学习。1949年3月,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确定了12种马列主义著作作为干部必读书。伴随着每一项政策的出台,中央,各大区和地方党委以及各级宣传部门总是及时发出通知,规定利用各种方式、方法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讨论。   二、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一)建国初期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这一时期是指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的实践给党在学习问题上提出新的任务,党要领导新中国各项建设,必然要求全党有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1951年2月,中央颁布《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了当前学习制度的不统一,理论学习的问题。明确了党员理论学习的三级层次,明确了实施学年制和考试制,规定每年学习时间为8个月,即每年三月初至十月底,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对于三级层次的学习,规定了考试权限,不及格者必须重新再学。《决定》还规定了理论教员、学习顾问的指定、任命和培养,明确了党的高级干部在发展全党理论学习的责任,制定了学习状况报告制度。同年3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的通知》,就党的干部的理论学习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1953年4月,中央发出《关于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干部理论教育的指示》,规定在1953年7月至1954年12月,全党干部理论学习的高级组和中级组,都要学习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著作。1954年4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总则(草案)》,条例对军队学习教育作出明确的规定,提出学习教育的基本任务,标志着我军学习教育在正规化和制度化建设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党中央十分重视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健全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如1955年7月颁发的《关于党的高级干部自修马克思、列宁主义办法的规定》,之后又连续发出相关通知和意见。对此,中央也认为学习收获很大,证明这种学习制度是好的,是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的方法。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从1956年到1966年“文革”前,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开展,全党学习教育制度建设也有了一定的推进。1958年1月,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就明确提出干部要“学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把读书学习作为对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同时通过书信、会议等形式要求各级干部读书学习,并列出书目。为落实毛泽东关于理论教育的一系列重要指示,1961年9月,中央专门做出了《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强调当前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在全党开展一个新的学习运动。明确采取短期训练班的方式,对全党各级各方面领导干部进行普遍轮训。《决定》具体规定了轮训的对象、学习的内容、采取学习理论和总结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学习班组的编成、主办方式、学习材料等。1964年2月,中央做出《关于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马恩列斯著作的批示》和《干部选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目录》(草案),规定各地以短训班或在职学习的形式组织学习,强调学习中发议论、写心得和笔记,每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规定了需要阅读的30本书。同年8月,中央做出了《关于县以上干部学习毛主席哲学著作的决定》,提出学习要求,明确每人都应当做学习笔记。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针对九届二中全会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于1970年11月发出《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学习书目,学习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活动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一时期,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党的学习教育也步入误区,制度化建设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损害。“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在“左”的思想主导下,错误地进行了所谓的“突出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学习的制度或者规定,都是来自“最高指示”、“中央首长的指示”或“中央的精神”,都要“学习不过夜、紧跟不掉队”,还有所谓的“三忠于”、“四无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批林批孔”、“以阶级斗争为纲”、“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学习教育,极大地破坏了学习教育的有序进行,使党的学习制度流于形式。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我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抵制斗争,特别是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叶剑英、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努力突出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指示中具有积极因素的思想,发挥有利因素,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使党的学习制度建设重新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三、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这一时期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粉碎“四人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新时期和新任务,党的学习制度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了“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的号召,全党又一次掀起学习热潮。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干部学习教育的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保证了学习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1983年2月,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规定了党员通过学习教育需要弄清的10个问题,制定了一级抓一级、首先抓领导的学习教育方法。1983年10月,中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规定全党学习《党员必读》等文件,强调整党结束后,要把党员的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并明确了主要学习内容。1984年6月,中宣部发出《关于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正规化的规定》,根据干部不同工作性质和文化程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学习要求,强调理论学习的任务在1990前基本完成,还对理论学习的时间、方式、考试、学历等问题作出了规定。1987年11月,中央同意了中共中央党校《关于改革中央党校工作的报告》,《报告》规定了中央党校培养对象、学习方式,建议中央责成中组部、中宣部和中央党校共同制定高中级干部的在职学习计划,对其学习制度、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考试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1990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强调全党要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规定了学习内容,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1992年9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明确地提出必须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学习任务。   (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党的学习制度建设   从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党的学习教育在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深入展开,学习制度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94年9月,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用三年时间,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的学习活动。学习要联系实际,并规定了学习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998年6月,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组部《一九九八——二○○三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规定县以上领导干部在每届任期内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中心组学习要有中心议题。开展理论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确定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书目。1998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决定1998年和1999年两年内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意见》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注意把握的四项原则,规定了学习的步骤和方法,采取至上而下,分级分批进行。

Knowledge Graph
Examples

1 "Theory of the People's Arm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hinese army.

2 "Theory of the People's Arm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eories put forward by Chairman Mao.

3 "Theory of the People's Army" is based on practice and serves as the guideline for Chinese ar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