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tary and National Defence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he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university of military scienc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PLA General Staff. It is mainly tasked to train military commanding officers and engineering officers for the PLA. It is also the cent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nowledge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state and the army.
Text Recommended
解放军理工大学:把青春融入党的理论传播事业

这是一群矢志坚守理论高地、坚决捍卫科学真理的忠诚卫士。    这是一群致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普及大众的时代先锋。    这是一群视使命为生命、扎根三尺讲台的青年播火者。    在解放军理工大学政治理论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中心,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青年政治教员,始终牢记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嘱托,用真心感悟真理魅力,用真情传播创新理论,用真爱教育感染学员,被誉为“把青春融入党的理论传播事业”的新生代力量。    “只要心中有太阳,别人就能从你这里感受到温暖”    2013年,解放军理工大学获评全军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检查评估先进单位。之后不久,主管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位总部领导来大学调研,当他得知学校政治理论教员中年轻人占80%以上时,不禁感到疑惑:政治理论课系统、深奥,这些“80后”能把课讲好吗?    带着疑问,这位领导随机抽查了一堂政治课。讲课教员名叫朱玮,当时年龄刚过30岁,讲授的内容是“深刻理解‘两个不能否定’的内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45分钟听下来,课堂效果出乎这位领导的意料,他即席评价说:这么年轻,就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这么透彻,实在令人感到欣慰。    朱玮只是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的一个代表。这个群体的每名青年教员都能把每堂课讲成精品课,2013年,他们接受教学检查评估随机抽查的13堂课全部获评优秀,令评估专家刮目相看。    这个青年政治教员群体有一个共识:“只要心中有太阳,别人就能从你这里感受到温暖”。这个太阳,就是政治教员心中的信仰。他们坚信,只有自己坚定不移,才能让别人坚信不疑。    “这个选题太好了,政治教员就要敢于回答这样的命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政治教员必须回答学员的关切。2010年,教员俞红参加全军院校教学观摩比赛,针对社会上“普世价值”等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她将授课选题确定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获得全军一等奖。国防大学原副校长许志功评价:“这个选题太好了,政治教员就要敢于回答这样的命题。”    如今,俞红已成长为政治理论与军队政工教研中心主任,她深感责任重大:军校是未来战场角逐的前沿战场,而无形的硝烟早已弥漫在政治理论课堂。青年学员正经受着各种错误思潮的巨大冲击,心中有无数问号,讲好政治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她带领下,这个政治教员群体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撬动课堂的支点,围绕社会思想政治的热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理论认知上的难点和联系实际上的疑惑点,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回答学员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每一门课程开讲前,他们都会给学员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们遇到问题随时可以和教员交流;每堂课的前一天,他们都会收集学员意见建议,针对性调整充实授课内容,课堂上经常充满激烈辩论。    每逢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每当中央作出重大改革部署,青年政治教员群体都冲在最前沿。他们精心打造《从苏格兰公投看西方民主》《亚投行背后的较量》等20多堂讲座课,在学员中广泛宣讲,产生热烈反响,课件资料被复制数千次。他们还利用下部队任(代)职锻炼、参加理论宣讲团等时机,为部队官兵做报告550余场,听众达70余万人次。    吸收一切鲜活的“时代元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一次课上,教员朱玮讲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史时,有学员提出,网上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是美国人和国民党打赢的,这怎么理解?    朱玮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疑问,而是“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这个问题不澄清,势必对学员造成严重影响。他没有当场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鼓励学员大胆说出自己的疑惑,组织展开讨论。课后,朱玮要求学员阅读相关书籍,成立课题组围绕“国共两党如何对待日本侵略”“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什么有人不断抹黑党的抗战历史”三个环环相扣问题进行学习思考。    随后课上,朱玮先请各组学员代表介绍研究成果,再通过案例讲解和正反辨析,层层剥茧,把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背景分析透彻、国共两党的贡献作用讲解明白,帮助学员搞清楚那些错误的网上言论错在哪里。    青年学员都是“网络一代”,青年政治教员群体意识到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是责任所系。他们吸收一切鲜活的“时代元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交互式网络教学,研制开发《军人道德规范》教育系统、思想政治育人基础工程五维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系统,建成6门主干课网络课程、200多堂网络微课,成功将政治理论课搬到网上。    青年政治教员群体自发成立面向在校学员和毕业学员的网络工作团队。2015年5月,教员们发现学员对网上流传的质疑英雄话题存在一些困惑,就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舆论引导,约请专家教授撰写分析文章,收集视频、动漫、电子相册等各类素材,按照学员的认知规律,从历史到现实、从表象到实质分批次在网上发布,每天被学员点击阅读上千次,大家纷纷留言,为教员们捍卫英雄形象的声音点赞。

解放军理工大学青年政治教员群体扫瞄

“这样的课过瘾!”春节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的一堂政治理论课后,学员张霖回味着课堂上的“硝烟”:教员徐羿针对学员在教学论坛关于“互联网重新评价对英雄现象的发帖讨论”,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解开了学员思想疑惑点,课堂反响热烈。    目前,该校政治教员群体有62人,其中45岁以下有45人,平均年龄不到35岁,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要让学员坚信,自己先要坚定”    “把自己的思想装进一个人的头脑”,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而政治理论教员承担的恰恰就是这份责任。    “要让学员坚信,自己先要坚定。”这是该校青年教员的共识。多年来,他们几乎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平均每人每月阅读理论书籍两本以上,必看新闻联播和军事报道,必看一个小时以上的专业书刊。    青年教员张德湘以爱买书、爱学习出名。他家庭负担比较重,平时生活非常节俭,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但买书从不吝啬,家里堆满了2000余册书籍,平时无论是上班乘公交、坐地铁,还是节假日带孩子补课,只要有时间都随时把书拿出来翻一翻。他总结的“滴灌教学法”,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社会现象、热点问题、日常生活等融合起来。熟悉张德湘为人的都说,他做人做事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教材。    80后政治教员徐羿,平时爱学习、能吃苦、会协调,多次因重大任务被机关抽调和相中。面对实现初衷的机遇,他也犹豫过,但受政治教员群体教育和影响,最终还是选择了课堂。    这个群体中,像徐羿一样面临各种选择,经过心灵博弈,坚定留在讲台的年轻人还很多。2012年,院校体制编制调整,硕士毕业、英语专业八级的原社科系参谋程树,主动放弃行政岗位任职,选择转型当一名政治教员。    “政治课堂就是战场,政治教员就要化气为剑”    一次课间休息,学员梁尘问青年教员周四清:“领导干部都经常接受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为什么还有些人不作为、乱作为呢?”    有这种遭遇的,不仅周四清一人。许多年轻教员在备课中费尽心思,而课上却常遭遇学员“逼问”。教员们感到,学员的提问解答不好,授课再精彩也是徒劳。    “政治课堂就是战场,政治教员就要化气为剑。”青年教员王晶告诉记者,每门课开讲前,自己都会给学员留下联系方式,告诉他们遇到问题随时交流;每堂课的前一天,都让科代表搜集学员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和充实授课内容,课堂上经常充满了激烈辩论。“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完善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法’,紧盯学员的关注焦点、讨论热点、认识盲点,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撬动课堂的支点。”王晶说。    针对重大理论、社会热点问题,青年教员们精心打造了“从苏格兰公投看西方民主”“亚投行‘朋友圈’缘何魅力大”等48堂微课和20多堂专题课,坚持在入情入理讲问题、入脑入心解扣子中传递党的声音和真理的力量。    “课时有限,育人无界”    在信息传递愈加快捷的新形势下,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急需改进。党的创新理论要令人信服,对政治教员来说,不仅要讲好课,更要做好自身。特别是他们与青年学员年龄相近、思维和行为方式相仿,既教书又育人,是学员成长的贴心人。    学员小曾刚进军校时体重超标,多个体能科目成绩不达标,一度萌生退学的念头。任课教员吴清江了解情况后主动找他结对谈心,并当起他的“陪练”。后来,小曾综合素质突飞猛进,毕业时还被评为优等生,并保送研究生。    “课时有限,育人无界”。青年学员是“网络一代”。青年教员们就特别重视网络平台,探索网上在线教学,下大力气建设了200多堂微课,有效改善学习环境,学员点击率直线飙升。发现学员对网上流传的质疑英雄话题存在不少困惑,青年教员们立即约请专家教授撰写分析文章,收集视频、动漫、电子相册等各类素材,按照学员的认知规律,从历史到现实、从表象到实质,分批次在网上发布。慕课、微课、在线课,就这样如同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走进军校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教员们还从院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从城市讲到乡村,从边防海岛讲到总参绿网大讲堂、全军政工网,把党的创新理论送进官兵和群众的心坎里,先后为部队和地方作辅导报告500余场。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青年教员张小燕、孙天威迅速奔赴灾区,为受灾群众和抗震救灾官兵举办心理知识讲座30余场,提供心理服务4000余人次,被新闻媒体赞誉为“行走在废墟中的心灵使者”。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