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and Religion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Ren (Benevolence), Yi (Righteousness), Li (Propriety), Zhi (Wisdom) and Xin (Sincerity)
The "Ren (Benevolence), Yi (Righteousness), Li (Propriety), Zhi (Wisdom) and Xin (Sincerity)" are the "five constants" of Confucianism, i.e.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 and morality. "Ren" means "can love others"; "Yi" means "can help others", which is extended as the propriety in life; "Li" means "can respect others and follow the rites and laws"; "Zhi" means "can understand the truth and tell right and wrong"; "Xin" refers to honesty and reliability.
Text Recommended
于丹做客南工:恪守仁义礼智信 详道大学何为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做客南工: 恪守仁义礼智信 详道大学何为 南报网讯(通讯员 杨芳 记者 谈洁)“‘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6月10日,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南京工业大学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题给三千多名师生做了一场热情洋溢的报告。 大学何为?“真正的道理在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于丹引用《大学》中的开篇首句阐明“何为大学”这个道理。 于丹教授从三个层面作了阐述:首先是发现美好的。在于丹看来,大学真正的道义在于阐明、发现人性中本该有的,但却被遮蔽掉的光明美好的道德。一个人得学会“明辨是非”,通俗地讲就是要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知好歹,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有所作为。其次,大学应该养成一种“自新”的能力。“自新的能力,是一种‘成长的能力’,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于丹看来,一个人是否有自新能力,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判断力与创造力,相较于知识和学问的获取,这样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再次,大学坚定一种信念。人的一生难免有风风雨雨、天灾人祸,所以坚定的信念才能赋予一个人与艰难困苦抗衡的力量。 “一个年轻人如果一走上社会就开始抱怨,注定不会融入主流,惟有放下抱怨、全情投入世界才会给你以机会,才会有未来。”所有的年轻人要在“行与不行”的困惑、犹豫中,强大自己的内心,“养成笃定的信念,不管世界怎么变,内心有所秉持。”于丹援引明代王阳明的例子,指出王阳明正是凭借坚韧的内心和强大的信念,在受刑被贬的大困境中成就了大学问。 大学要义:教会学生“知行合一”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同学们,大学是你最后能养自己的地方,所以你们得在这打下明辨是非的根基,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事。”于丹用王阳明先生答弟子“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之问,强调大学要义,便是要教会学生“知行合一”。 于丹盛赞南工校训“明德、厚学、沉毅、笃行”。她指出,明德,恰恰就是要先看清什么叫有所不为;厚学,是指人的学问只有积淀得足够厚最后才能生发出自己的思想;沉毅,人在沉静中熔铸自己的体系,刚毅、忠勇,有没有形成人生虔行的果敢;笃行,就是你走出去,改变这个令人不满意的世界。“人这一辈子不能放弃选择,但偶尔可以选择放弃。”不能妄念太多,导致动手能力太低。她强调在当代更要讲“仁义礼智信”,她从“竞争”两字的源起,通过解构法让大家理解何为“竞争”,进而指出,“让,是给得起”,而“竞,是最贫瘠的表现”。 寄语大学生:靠得住的是脑子里的信念和肚子里的学问 “大学是一个人一辈子状态的奠定,是一个人生命态度的养成。”大学就是青春,青春易逝,但于丹却认为青春可以永驻,“它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年龄。” 她再次援引王阳明先生57岁人生中的坎坷风波路,指出有人说王阳明仕途走了“弯路”,但对王阳明先生而言,他的人生是丰富的、厚实的。在位时,殚精竭虑肩挑风雨江山;在野时,教化士子,传播文化,最终“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于丹说,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所以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气定神闲的开始,才会有最42KM的冲刺。她强调,在大学这个养成之地,大学生一定要坚定人生信念,学会直面苦难,更要多读书、懂文化,最终使自己的两个“命”充实丰盈,具体来说,就是生命,有品味、有教养;使命,学会担当和做事,并一以贯之地笃行。 “先行其言,而后而之”、“轻诺者,必寡信”、“敏于事讷于言”、“巧言令色鲜矣仁”于丹教授通过先贤的话强调,“民无信则不立,期望大学生要爱惜羽毛、要信诺。 “去除杂草最有效的方法是种庄稼。”面对“杂草丛生”的社会,年轻人要做一个“种庄稼”的人。“种庄稼的人多了,杂草就少了,信念就成了实实在在的未来。” 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问题,于丹表示,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楷模的社会,她希望大学生勇敢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和承诺。

王更化:重拾并发扬“仁义礼智信”

学界纪念和反思“新文化运动”100周年的活动与讨论近日渐入高潮。新文化未必全是好的,旧文化未必全是坏的。但作为旧文化基本价值观的“三纲五常”,在当下是否还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仍充满分歧。100年来,不断有人,如陈寅恪、贺麟、蒋庆等试图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正名,但并没有得到响应。至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虽有不少学者对之报以同情态度,但在价值序列上仍排得靠后——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根据儒家观点,所谓“常”,就是“常道”,即人伦中须臾不可离的基本价值与道德准则。以仁为例,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人者,仁也”,朱子说“仁者,爱之理、心之德”。这表明,人皆具有仁爱的德性,都能秉持仁爱的精神,以自己为中心,由己推人,由近推远,环环扩展,与他人互相尊重、彼此友爱,从而构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温情的社会秩序。 事实上,“五常”皆是人与生俱来、根植内心的真实情感,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孔子则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五常”皆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性规定,且使人生、社会乃至民族和国家更具有人情味、道义感,更文质彬彬、聪慧睿智,更诚信友善、和谐美丽。“五常”价值不比其他任何一个国族的相关价值逊色! 性与习成,善与俗美。千百年来,“五常”通过礼乐教化、经典传承等多种方式,内化于每个人的心灵,外化于每个人的行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道德特性。 100年前“打倒孔家店”,推动中国走上一条“激烈反传统”的文化之路。在此期间,“五常”亦被冠以封建、愚昧、落后、虚伪的恶名,甚至被攻击为“吃人的礼教”。当然,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有些传统的确需要变革或调整。但作为人之为人本质规定与基本价值的“五常”,却丢不得。当下中国社会出现的仁爱精神匮乏、礼仪文化粗鄙、反智主义盛行、真诚互信缺失等系列道德滑坡现象,与这些价值失守相关。 事实上,当今社会要远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用“五常”来呵护国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陌生人社会”加剧人际疏离,更需要人们打破狭小自我的牢笼,发扬仁爱精神和道义责任;“后现代社会”充满庸俗粗鄙,更需要人们避免优雅和智慧的沉沦,培育礼仪环境和睿智氛围;“商业化社会”奉行竞争原则,更需要人们警惕唯利是图的陷阱,彼此真诚互信和同舟共济;“全球化时代”凸显民族特性,更需要国人珍爱自家传统,传承与光大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道德特性,使每个中国人都能以一种优雅高贵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需要指出的是,“五常”不是中国地域性的价值,而是世界普适性的价值。1946年《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建议将儒家的“仁者爱人”写进宣言,并将“仁”翻译成conscience(良心)一词,为各国代表认可,从而成就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此外,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行仁爱精神的重要途径,中外学界将之誉为人类的“道德黄金律”,并被写入1997年世界宗教大会《全球伦理宣言》。这些都表明,“五常”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作者是首都师范大学儒教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