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Activities, Awards and Funding
National Student Loan
The National Student Loan is a measure taken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support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Students apply to banks for loans via the schoo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school year, in order to pay for tuition, accommodation and living expenses, with repayment completion six years after graduation. In principle, the maximum amount of loan for a full-time undergraduate student and full-time junior college student is 8000 yuan at most for each school year, and for full-time graduate students 12000 yuan at most for each school year.
Text Recommended
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征信宽容机制

国家助学信用贷款是目前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大学生失信率,应修订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构建国家助学贷款的征信宽容机制。 国家助学信用贷款自199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成为贫困学子平等享受教育的社会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贯彻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化解居高不下的存量国家助学不良贷款,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有效降低大学生失信率,仍需各方关注并努力解决。 国家助学贷款不良成因 (一)就业难,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是毕业后两年内可只还利息,两年后要还本付息。但一些学生在短期内难以找到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导致还款困难; (二)毕业后流动性较大。学生毕业后联系地址、联系方式频繁变动,由此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催收“联系难”,不良贷款法律诉讼文书司法“送达难”,以及诉讼判决“执行难”; (三)认识理解不清。有的学生认为助学贷款属于国家捐助无需归还,有的学生对还款方式、时间以及金额的要求理解不够准确,由此出现非恶意的不还、迟还、少还贷款本息的现象; (四)怀有侥幸心理。部分学生,特别是在学校办理了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外地生源,认为毕业后变更登记信息和联系方式,学校及助学贷款银行无法联系自己,催收难度增加,便可以不用偿还欠款; (五)其他原因。一是因财政贴息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信用不良;二是利息增加,但学生仍按原利息还款导致的非足额还款信用不良;三是因为金融机构的系统更新或者还款信息录入更新不及时而导致已还款却仍显示信用不良。 征信系统在不良贷款清收中的作用 (一)征信的约束作用凸显。自2011年4月15日起,征信系统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正式上线,征信系统报送数据要求更为严苛,系统数据更加及时、更具权威,信用记录已经成为个人就业、升职、社交、消费等关键环节的重要考量影响因素,所以许多人都选择主动归还助学贷款,且高度关注失信记录的消除方法和消除时限等问题。 (二)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力的放大效应。现有条例明确规定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不良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对于刚步入社会需要走好人生重要一步的大学生而言,不良信用记录更具震慑力和“杀伤力”。 (三)金融机构谨慎处置。一是对于偿还行为表示肯定;二是若该项贷款显示为呆账但未核销,则不良信用记录从偿还日计起五年后消除;三是若该笔贷款已经核销,五年不良信用记录也从偿还当日计起,只是计算所需偿还本息及罚息的截止日为核销日;四是对于借款人提出的尽快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请求,商业银行表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无法消除;五是对于借款人提出的开具非恶意预期证明的请求,若记录的产生原因主要归因于欠款人,商业银行仅出具逾期贷款偿还证明,不对欠款是否恶意进行判断。 征信系统中国家助学贷款 建立宽容机制的必要性 (一)符合中央精神。通过征信管理的宽容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更好地开展,符合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对金融扶贫和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 (二)毕业后的生存压力。在目前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即便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仍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按期还款存在现实困难,依然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警醒青年群体。通过对少数具有不良信用记录学生的“宽容”而对青年群体产生警醒和影响,可以有效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加快发展。 (四)央行的社会责任。从征信管理角度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的配套和呼应,也是中央银行担当社会责任的体现。 (五)降低不良率。如果政策制定和操作得当,也可以相应降低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发放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政策建议 (一)修订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制度。我国已有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并未直接体现有效的失信行为约束及追究机制,因此建议重新修订《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强化个人失信的记录及其惩戒条款,提升征信管理在国家助学贷款运作机制中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二)构建国家助学贷款的征信宽容机制的思路。宽容机制的核心思想是设定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征信管理的特殊“缓冲区”。“缓冲区”的设定可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国家助学贷款失信信息的录入标准,二是国家助学贷款失信行为的认定标准。宽容机制“缓冲区”标准设定必须以全国的助学贷款已发生业务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不良贷款的发生、分布和消除等过程要素呈现的特征,寻找受助主体不良贷款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反映的主客观因素,结合扶贫开发战略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要求,得出可信的政策制定依据。 (三)设计宽容机制的策略。一是设定国家助学贷款失信信息的“缓冲区”标准:助学贷款还款期间,每月对借款学生留出3日宽限期,即以还款日向后推延3日为当月最后期限日,若在最后期限日仍未按时足额还款,此次逾期将计入个人信用记录。二是设定国家助学贷款失信行为的“缓冲区”标准。考虑借款学生是否仍然具备偿债能力。偿债能力可通过个人收入证明或银行流水予以简单判断。若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但仍出现偿还逾期,进入第二步判断借款学生是否恶意欠款。若借款学生因自身疏漏而导致连续或者间断地不超过3次(包含3次)逾期情况发生,经金融机构提醒后有主动还款的行为,可视作非恶意欠款;若借款学生连续或者间断地逾期3次以上的情况发生,具备偿还能力却无视金融机构的提醒(或者金融机构因为无法联系而不能及时提醒),即视为恶意欠款,则确认失信行为的产生。同时如果借款学生具备偿还能力,且每次逾期欠款金额均为较小数额,则可初步判断为借款学生应该不存在主观恶意欠款,有可能是由于加息导致还款利息增加而借款学生不知变动,或者疏忽所致,不确认为失信行为。若通过银行资金流水或者其他信息判断为不具备偿还能力,则进入第三步。判断借款学生是否与贷款发放行主动沟通。借款学生暂时缺乏偿债能力,确实无法按期还款,但是能够主动与助学贷款发放行联系沟通,可由借款学生提供证明偿债能力较弱的书面材料,由金融机构审核通过后,双方协商一个还款停顿期(建议不超过2年时间)。在此期间,金融机构正常计息,借款学生暂不需支付本息,且不计为信用不良记录,还款停顿期结束后学生重新开始还款直至结清欠款。若既不按时还款,且不与银行主动沟通,则确认为恶意欠款。 (四)其他政策建议。一是国家助学贷款可选择更为灵活的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还款周期选择上是否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而非固定为按月还款;二是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对利率政策调整导致的还款金额变动,注重还款时间及金额的及时提醒,尽量减少贷款少还、晚还等非恶意逾期现象;三是不断提升征信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

春风化雨沐心田 莘莘学子笑开颜

拿着手里的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小李眼睛里闪烁着激动与希望的光芒。出生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安阳滑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小李,回想起自己考上大学的历程,内心仍然不能平静。 2016年4月,随着教室黑板上的倒计时不断减少,小李和其他同学们一样投入到座位边上厚厚的学习资料中去。但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复习完功课睡觉时,高昂的学费经常让他这样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到父母的操劳与日渐衰老,放弃高考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时常在小李脑海中浮现。5月6日,时刻关注小李的班主任告诉他,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小李已经进入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预申请名单,大学费用已有着落,不用再为此担心。这件事让小李终于下定决心通过读书来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此时的他比任何时候都充满干劲,心无旁骛地扎进书本里,最终考入了自己心目中的名校。 在河南,小李是众多贫困学子的一个缩影,他们渴望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相比全家微薄的收入,大学学习不菲的费用又让他们在拼搏中举棋不定、止步不前。对此,作为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开行河南分行联合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国家助学贷款高中预申请工作,为贫困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全力备战高考。同时,该行今年还安排专项贷款30亿元,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得到助学贷款支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作为帮助莘莘学子实现教育平等的重要惠民政策,国家助学贷款初期的开展并不一帆风顺。由于运营成本高、风险控制难等原因,我国助学贷款曾陷入困境。2005年,国开行河南分行主动介入,破解助学贷款难题,全力分担河南省政府及千万贫困学生的困难,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教育主办、开发性金融支持”的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当年发放助学贷款5.7亿元,超过了历年河南省助学贷款的发放总和。2013年,为保障考到外省的河南考生同等享受国家助学政策,该行又联合省教育厅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于两年后将其范围扩大到全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模式双线全覆盖的金融机构。经过11年的不懈努力,国开行河南分行作为河南省唯一承办助学贷款的银行,累计发放助学贷款80.5亿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9.9万人次,以扎实工作实现了对河南贫困学生的应贷尽贷。 国开行河南分行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助学贷款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