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Historical Events
The Recovery of Pyongyang
The Recovery of Pyongyang was completed during the Battle of Pyongyang in 1593—the 21st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Wanli of the Ming dynasty. At the request of the North Korean emperor, Li Yan, the Ming government fought against the invading army marching into North Korea, led by Toyotomi Hideyoshi,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 This arduous battle against Japan fought in Pyongyang, North Korea finally ended with Ming's army sieging Pyongyang and pacifying the Japanese invaders. China recovered Pyongyang in 1950 for the second time when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entered North Korea, at the request of the Chairman of the North Korean People's Army, Kim Il-sung, and repelled the US-led United Nations Command together with the North Korean people's army. Pyongyang was recovered on December 6th, 1950.
Text Recommended
李如松率明军赴平壤抗日 大胜丰臣秀吉(组图)

在出任“关白”后,他经常在书简中署名“てんか”,这个词的一个含意就是“天下”,可见他的野心了。1590年冬天,他公开致信朝鲜国王,宣称要“长驱直入大明国”,威逼朝鲜臣服,企图“假道入明”,进攻中国。万历二十年(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朝鲜,在釜山登陆后迅速向北进攻。朝鲜李氏王朝已经二百多年没有战争了,陆上战备早已松弛,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两个月就占领了京城(汉城)、开城、平壤三大城市。朝鲜国王吓得从京城逃到义州,没办法,只好向明朝求援。 连折两将 神宗启用李如松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虽然他比不上开国祖宗朱元璋英明神武,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他知道:“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接到朝鲜国王的告急请援书以后,他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刚开始的时候,明朝对敌情的估计过低,只派了游击史儒率领少量兵马前往平壤。由于既不熟悉地理,又遭连日阴雨,史儒兵败送命。紧接着统兵渡鸭绿江增援的副总兵祖承训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厄运。初战失利,朝野震动。神宗命正在宁夏平叛战场的陕西讨逆军务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克期东征。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从小就随父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对兵机韬略极为精通,又熟悉朝鲜情况。让他做东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个英明决断。 将计就计智取改成强攻 李如松来到平壤之前,日方小西行长曾佯装与中方和谈,说愿意接受封贡,并且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深明战事的李如松认为小西这样的行为必定有诈,况且如此划界,让他们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领土也是不能容忍的。不过参谋李应试提醒他,或许可以将计就计,出奇兵偷袭。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初四,李如松率兵来到肃宁馆举行所谓“封贡大典”,对小西封贡。小西派遣二十几人迎接,不料李如松突然下令拿人,日人一时慌乱,被明军拿下三人,其余的逃回小西处汇报。小西觉得奇怪,问和谈人员:“是不是翻译没有把事情说清楚,导致李提督误解?”于是又派亲信前往解释。李如松使用迷魂计,对他们抚慰备至。 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兵来到平壤城下,小西以为明军接受划界条件了,兴奋地派部下夹道迎接,而李如松却要布置将士整营入城。小西部将看出破绽,登城据守,决战在所难免。 正月初八黎明,战斗开始。李如松以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攻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普通门;副总兵祖承训、游击骆尚志与朝鲜兵使李镒、防御使金应瑞攻含?旅牛挥位鹘?军吴惟忠和副总兵查大受攻牡丹亭。李如松率领亲兵百余骑进逼城下,指挥战斗。战斗非常激烈,根据《万历三大征考》记载,当时“倭炮矢如雨”,军中稍微有人退却,李将军就亲斩退却者,并挺身向前高呼“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霎时火药并发,硝烟弥漫空中。战斗中游击将军吴惟忠牺牲,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但将士们愈战愈勇,“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落水淹死五千有余”,平壤收复。 朝鲜海军龟船大破日寇 这场战争中,日军在陆路上占优势,但是朝鲜水军却不容他们小看。尤其是李舜臣指挥的几次水上战斗,更是让日军吃尽苦头。 李舜臣被任命为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他上任以后,加紧补充水师,制造大量火药、武器和战舰,为战争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尤其是建造了新的水上战舰———龟船。 龟船船身长19米多,宽4米多,用坚硬的木料做成船身,上面覆盖着一个用硬木制成的外壳,再铺上铁板,就成了铁板船。铁板上面留有十字形的窄路,其余部分插满了刀子和锥子。遇到敌人的时候,用干草把船盖住,敌人攀登龟船时就会被刀子和锥子刺死。龙头和船身上凿有枪眼和炮穴,枪炮能同时从龙嘴和四周发射,龙嘴还能喷烟雾迷惑敌人。龟船的船身大,船中心低,能装载很多的水和粮食,所以不必担心长时间的运行和战斗。有了这么多的优点,龟船成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战舰。 1592年5月1日,李舜臣得知玉浦港停靠着50余艘日本兵船,船上的士兵大都上岸抢劫百姓财物去了,他立即指挥90多艘龟船去偷袭日军。日军过了好大一会儿才看清那群“乌龟”原来是战舰,顿时慌了神。李舜臣一声令下,千百道炮火扑向日船,转眼间40余艘日船被炸毁、击沉,士兵伤亡不计其数。李舜臣就是靠着这些龟船,率领朝鲜水军取得玉浦、泗川、唐浦、唐项浦、安骨浦等海战的胜利的。朝鲜水军越来越强大,严重困扰日本进攻。 丰臣秀吉暴亡 朝鲜之战结束 平壤之战后,日本人很快又缓过了气。对丰臣来说,这是一场经过周密准备的侵略战,明军继续前进受阻,李舜臣也因为朝鲜内部党争受到打击,双方进入对峙的局面,开始议和。不过事情并不像神宗想像的那么简单:神宗认为只要给丰臣秀吉日本国王的头衔,这个“关白”就会对明朝感恩戴德,但丰臣要的是朝鲜和中国的国土。于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丰臣再次发兵侵略朝鲜,明朝又被拖入战争。再一次相持的时候,风云突变,丰臣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7月9日突然死去,日军大乱,战火才算熄灭。此年闰四月初八,神宗为东征胜利向全国颁发诏书。 来源: 法制晚报

记住历史,因为那是我们的辉煌

记住历史,因为那是我们的辉煌 ——全景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敌我双方都是第一次同完全陌生的作战对手交锋。在互不摸底的情况下,志愿军“利用敌人完全没料到的突然性”,以伏击和袭击取得了胜利,将战线由鸭绿江边推至清川江,稳定了战局,站稳了脚跟,使抗美援朝战争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这次战役的胜利并不圆满,“联合国军”主力并没有受到损失,特别是美英军部队主力尚未与志愿军部队进行全面较量,对志愿军参战的决心和战斗力依旧心存轻蔑,占领全朝鲜的企图仍然没有改变。 从1950年11月6日起,“联合国军”向清川江以北发起试探性进攻,美国空军则对鸭绿江以南的中朝军队控制区域进行了“空中战役”,并炸断了鸭绿江桥。11月8日,志愿军首长根据“联合国军”的进攻态势,提出了“为粉碎美伪再犯企图,于东西两线均采诱敌深人,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大战果之方针”。 11月13日志愿军召开了党委会扩大会议,总结第一次战役的经验,研究部署第二次战役,决定利用美军骄狂的心理,故意示弱,扩大敌人的错觉,将其诱至志愿军熟悉的战场,给予出其不意的打击。战役依旧分作两个战场进行。西线主要在清川江南北地区,由参加第一次战役的6个军担任;东线主要在长津湖及其以南地区,由新入朝的第9兵团3个军担任。 为了引诱当时狂妄自大的敌人上钩,志愿军且战且撤,并故意在沿途有意遗弃部分破旧武器和装具。志愿军的诱敌行动,使美国军政首脑对志愿军的战略意图产生极大错觉。他们大都认为中国出兵的最大可能是象征性的,目的是拆走鸭绿江水电站的设备,联合国军所实施的空中轰炸,已迫使中国支援部队不能进入战场,而参战部队兵力有限,不过6、7万人,并且在联合国军猛烈的火力下失去作战决心,中国军队“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 到第二次战役开始前,“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将其第一线的兵力增加至20余万人,其中美军7个师、南朝鲜军6个师、英军2个旅、土耳其1个旅,并有约1100架作战飞机和900辆坦克支援。11月24日,“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狂妄地向世界发表公报,宣布开始发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各路敌军开始分头沿公路向北推进。其时,西线美第8集团军和东线美第10军之间留下一个数十公里的缺口。西线之敌右翼又是刚受过打击的南朝鲜军第2军(辖第7、第8师,不足2万人)。因此志愿军总部决定利用这个敌军薄弱点,向西线“联合国军”的深远后方穿插迂回。 11月25日,西线各路敌军已被诱至我预定战场,战线推进了6-12公里,兵力分散,其右翼更加暴露。此刻,我西线各军已按照预定部署进入进攻后出发地位。当天夜幕降临后,天空升起一轮圆月。过去解放军在国内战场上,往往选择有星光的夜晚组织小规模夜战,在有月光的夜晚组织大规模夜战。在朝鲜战场上,月夜也是志愿军进行夜战的最好时机。当夜,西线志愿军6个军在200公里宽的战线上同时发起进攻。第二次战役开始。 正面4个军的夜间攻击突破了前沿阵地之敌,第38军和第42军在正面各军的积极配合下,乘敌立足未稳,出敌不意地首先对德川、宁远的南朝鲜第7、第8师发起反击。一夜之间,南朝鲜第2军就被分割,南朝鲜军2个师完全被击溃。天亮的时候,美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员对德川的战况做了如下描述:“在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业已完全消失不复存在,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 志愿军在德川、宁远打开战役缺口后,志愿军总部即令第38军和第42军,从敌右翼实施双层战役迂回,阻敌人撤退和增援。 第38军第113师,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于11月28日8时,奉命抢占三所里、龙源里,并“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切断了“联合国军”的南逃闸门。与此同时,第112师335团3连正死守着另一个闸门——松骨峰。随着美军的冲锋一次次被打退,3连可以战斗的人却越来越少,排长牺牲了,班长主动代理,班长牺牲了,战士主动接替,炊事员和通信员也参加了战斗。没有了子弹,战士们端着寒光凛凛的刺刀,无所畏惧地向敌人冲去。刺刀折断了,他们就抱住敌人摔打,用拳头、用牙齿,直到拉响身上的手榴弹。战斗到最后,敌人的5次冲锋失败了。3连阵地上只剩下7人,松骨峰阵地依然在志愿军手中。作家魏巍将这场惨烈的战斗写成了那篇著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西线之敌的整个战役布势被动摇,不得不全线后撤。西线志愿军各部队以美第9军为主要攻击目标,在清川江南北地区对美第8集团军展开围歼战。美军第9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道安州会同美军第1军,退往平壤一线。时任第38军副军长江拥辉后来回忆: 敌我双方在公路沿线犬牙交错的激烈战斗,那是我从戎几十年,从未见到过的雄伟、壮阔的场面。敌人遗弃的大量大炮、坦克、装甲车和各种大小汽车,绵延逶迤,一眼望不到头,到处是散落的文件、纸张、照片、炮弹、美军军旗、伪军“八卦旗”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第38军迂回三所里的成功,是抗美援朝中极为出色的迂回作战的范例,它对于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志愿军的作战经验证明,我军对于具有高度优良装备及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是完全能够战胜的。收到前线胜利的消息时,彭德怀亲自草拟了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给第38军的嘉奖电报,并特别加上了一句“三十八军万岁!”“万岁军”的美誉,从此而来。 一路南逃的西线美军,在惊慌失措中于12月4日下令放弃平壤,12月6日,志愿军第39军进占平壤,沦陷于敌手达49天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得到解放。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中,美军近3000人被俘,这是朝鲜战争中俘虏美军最多的一次。 当志愿军西线各军展开激战的同时,东线的第9兵团以高寒的长津湖为中心与美军展开了一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的苦战。 第9兵团作为志愿军的第二梯队,中央军委原先准备在开战第二年春天再投入使用。该兵团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才得到入朝通知,换乘列车时才领到棉衣,许多人没有棉鞋棉帽,只好以毛巾包头、毛毯裹身。可是全兵团指战员凭着高昂的斗志,冒着零下30度严寒隐蔽进入朝鲜东部山高、林密、路狭的盖马高原。在敌日夜不停地实施侦察轰炸的“空中战役”的情况下,严格执行隐蔽要求,夜行宿晓,两个军约10万人悄然开进。“联合国军”虽然每天都派出飞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侦察,却丝毫没有发现9兵团的行动踪迹。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更是在开进中创造了隐蔽伪装、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连续18天在山地徒步日行军30公里的纪录。战后,“联合国军”将9兵团这一隐蔽开进称为“奇迹”。美国著名军事评论家约瑟夫 格登满怀敬意地评价道:“以任何标准来衡量,中共军队强行军的能力都是非凡出众的!” 11月中旬,美国海军陆战第1师和美步兵第7师一部共3万余人沿着咸兴——江界公路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江界推进。美军因轻敌自大,200多辆坦克和数千辆汽车沿着长津湖边仅有的一条山间公路前进,队伍拉成约100公里的长蛇阵,公路两侧的高地也未注意认真控制,为志愿军分割歼击敌人造成了有利的条件。 11月27日晚,早已隐蔽进入长津湖东西两侧的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和第27军,以8个师的兵力突然向美军发起攻击,激战一夜,将美7师和美陆战1师各一部分割包围于下碣隅里、柳潭里、新兴里和古土里地区。美军遭到分割包围后,立即以200余辆坦克在三个主要被围点构成环形防御,并通过临时机场迅速运走战伤、冻伤人员并运来弹药、御寒装备。志愿军依靠步兵火力攻坚,再次突入敌阵地。在随后的作战中,第27军集中力量全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级战斗队(加强团),俘虏官兵约300人。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志愿军成团建制歼灭美军的唯一战例。 第27军歼灭美军一个团后,东线敌人全线动摇,其他被围美军从12月1日起在大量飞机火力掩护支援下,以集群坦克为先导向南突围。 此时,志愿军第20、第27军粮弹急缺,气温又降至零下30度,第26军虽然赶赴前线,却由于遭到敌猛烈空袭,未能最大程度地阻止敌突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第9兵团集中部队依托公路两侧高地节节阻击杀伤突围美军。 战后,志愿军第27军在东线作战的总结材料中这样写道:“食物和居住设备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这就发生非战斗减员达一万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战斗中,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袜子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的拉环都拉不出来。引信也不发火,迫击炮身管因寒冷而收缩,迫击炮弹有七成不爆炸。手部皮肤和炮弹粘在一起了。” 即使是这样,在东线的战斗中,美国海军最精锐的陆战第1师依然遭到了中国军队毁灭性的打击,在大规模的撤退中,每天只能后撤5-6公里,至12月12日才在美军第3师的接应下,侥幸地冲出包围避免被全歼的命运。事后,美国军方也承认突围部队已“冻得半死”,并声称陆战1师这次战斗共损失11727人,其中战斗减员4414人,非战斗减员7313人(主要是冻伤)。 第9兵团的志愿军将士们,依托钢铁意志与崇高品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迸发出超强意志力和忍耐力,凭借着无坚不摧的信仰力量,打开了东线战局,有利保障了志愿军西线部队的侧翼。毛泽东评价说:“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12月24日,志愿军占领咸兴和兴南港,东线作战结束。 第二次战役历时29天,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略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这一胜利,大大超过了毛泽东在志愿军入朝时及第二次战役前的预想。随着志愿军收复平壤、元山,美军开始大撤退,一直退到了三八线以南地区。志愿军不但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所发动的“圣诞节攻势”,而且将战线由清川江推至三八线,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领土,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瓮津半岛及延安半岛,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 志愿军取得的胜利震惊了世界,在全世界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正如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所称的,这是“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它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国际舞台上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在近代一直落后挨打的形象。至此,再也没有人会认为中国的这支“农民武装”式的军队是一支可以轻易侮辱的力量了!(褚杨)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