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refers to divers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from its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to North China, Huaihai Plain and northwestern areas which are short i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east, middle and west line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China’s territory. It is mainly targeted at addressing water shortage in northern China especially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will benefit a population of 0.438 billion. The project was proposed by President Mao Zedong during his insp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1954.
Text Recommended
暴雨来袭 江水救急 南水北调工程力保城市供水安全

7月19日,特大暴雨突袭石家庄、邯郸等地,石家庄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岗南和黄壁庄水库、邯郸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岳城水库水体浊度增高,超出水厂处理能力,影响市民饮水安全。在此情况下,省、市南水北调办和河北水务集团紧急调增南水北调向石家庄、邯郸市区的供水量,并采取强力措施保障江水供应,使两市安全渡过供水危机。 8月9日,记者赴石家庄、邯郸两地,探访南水北调工程在此次特大暴雨中所凸显的作用,寻找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上午10点,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记者来到了承担邯郸市区供水任务的铁西水厂,发现该水厂的清水池内水量充足,供水设备运转正常。据了解,由于受7月19日特大暴雨影响,邯郸市主城区水源供应地-岳城水库水体浑浊,影响广大市民用水安全。紧急情况下,从7月19日22时开始,南水北调向铁西水厂供水量由之前的每天9万方增加到每天14万方,后经科学分析研判,7月20日15时,又调增至每天18.7万方,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向邯郸市分水口——下庄口门满负荷供水,铁西水厂也暂停使用岳城水库水源,使邯郸市主城区市民全部喝上了干净的长江水。在此过程中,居民饮用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谈到南水北调工程在此次特大暴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邯郸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薛记中告诉记者,在7月19日暴雨来临以后,他们加强了对岳城水库同步水源的检测,当日7点30分左右发现岳城水库水源浊度有明显上升后,立即会同邯郸市南水北调办进行协商,快速反应,迅速决策,于8点停用岳城水库水源。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立即组织加大南水北调水源供应量。日供水量增至14万立方米,20日根据市内用水需求日供水量增加到18.7万立方米。从而保障了市区居民的用水需求,使邯郸市民用水没有受到影响。

北京人均水资源增加近5成 南水北调工程功不可没

7月19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之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经济网从会上获悉,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以来,已从丹江口水库安全调水超14亿立方米,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增加近5成。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南水北调分院院长石维新在会上透露,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围绕南水北调进京重大工程,聚焦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等科技需求,瞄准安全建设、安全运行等关键环节,北京完成在城外来水风险防控、城内输配水调度保障、科学补水用水等方面全方位系统性科技支撑,破解了200余项技术难题。据中国经济网了解,目前,已从丹江口水库安全调水超14亿立方米,供给北京市1100万人口用水,人均水资源增加近5成,极大地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状况,同时,增加水面面积550公顷,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节水方面,北京市研发一批“以气代水、以废代清”等新型低成本水资源化代替技术,同时,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和试点示范,提高用水效率。“十二五”末,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十一五”时期末下降超过30%。雨水利用工程综合利用能力达到6366万立方米;2015年利用再生水9.5亿立方米,约占全市用水总量的25%。此外,北京市抓住全国水环境大规模治理的机遇,支持企业“走出去”。目前,北京市年收入亿元以上的水处理企业约60家,水处理行业总规模超过400亿元,在海淀区和昌平区形成产业聚集,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制造、再生水厂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投融资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纤维转盘过滤技术、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红菌”脱氮技术、MBR等20余项技术,在全市14个污水处理厂应用,累积处理能力约280万吨/天。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张光连介绍,“十三五”末,北京市环保产业产值将达到2500亿元。下一步,北京将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着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全力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城,超前部署下一代的水处理、固废处理等技术,实现相关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推动节能环保技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应用,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据中国经济网了解,2014年4月14日,北京市政府印发实施了《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简称“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其中,“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专项是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确定的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是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在科技支撑方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推动环保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该专项部署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和“北京生态功能提升”三项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17年,形成20项重大创新成果,实现再生水出水稳定达到地表Ⅳ类水,重大园林绿化工程良种使用率达95%,提高生态承载能力25%。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