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y >Mountains, Rivers, Lakes and Waterfall
Lake Namtso
Lake Namtso, meaning "celestial lake" in Tibetan, is a saltwater lake situ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 rift lake and an inland lake, it is formed by the depression of Himalaya Orogeny with the lake basin in SW-NE direction. The lake is mainly fed by natural rainfall and meltwater from high mountains. Lake Namtso is one of "three sacred lakes" in Tibet and a sacred site in Buddhism.
Text Recommended
“岛主”王晓宾和他的纳木错

三年援藏,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自北京的援藏干部王晓宾是在扎西半岛上度过的,因此,王晓宾被熟悉的朋友和同事称做“岛主”。 扎西半岛上有知名的景点纳木错,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当雄县每年财政收入40%的来源出处。 商户、游客、朝圣者、当地牧民,这些是旅游旺地不可缺少的元素,同时,也是王晓宾的工作重心。 两床棉被和星空下的纳木错 板寸、毛衣外面套着冲锋衣、蹬一双棕色休闲鞋,一米八出头的王晓宾看起来消瘦且干练。多数时候,王晓宾就是以这样的打扮去他管辖范围的4个行政村,查看当地牧民的牲畜,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羊年转湖,马年转山”,这是藏族当地祈求好运、健康和吉祥的方式。作为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纳木错湖在2015年,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79.1万人次。 107家商户、每天近万人次的游客,作为当时景区指挥部的副指挥,援藏干部王晓宾仍然记得羊年的忙碌。这一年从三月“转湖”活动开始,到10月底旅游旺季结束,王晓宾“每个月至少有7天驻守在岛上”。 每天上午10点左右,王晓宾和指挥部的同事乘车出发,沿着纳木错湖边的检查点开始进行“督导”工作。绕湖一圈380公里,开车也要一天。“107家商户都是活动板房,消防安全不得不考虑,此外,像强买强卖、欺客宰客、流浪乞讨、黑车黑导、冲闯关卡的现象也不时发生。” 驻岛期间,王晓宾都是睡在纳木湖乡政府。3月的湖面还处于冰封状态,四周也是皑皑雪山,昼夜温差大,白天督导检查,王晓宾穿着毛衣和锋衣就够了,但晚上最低能到-20℃。 但纳木错的夜晚留给王晓宾的,不仅仅只是寒冷的记忆。“第一次看到纳木错的星空,觉得特别美,就给爱人和孩子打了电话,不为别的,想跟他们分享一下工作中的乐趣和当时的心情。” “给爸爸的一封信” 到今年7月份,王晓宾的三年援藏期正好期满。三年前,王晓宾从延庆区大庄科乡报名参加援藏。2013年4月初,王晓宾得到通知,成为第七批援藏干部的一员,也得知被分到当雄县。 藏区当地流行一句话:“当雄苦,尼木穷。”海拔4300米的高原上,米饭总是夹生,水到80℃就沸腾了,“刚来的时候夜里总睡不着,但不敢吃安定,硬撑着熬了一夜又一夜。”但这些生活上的不便,王晓宾从没主动跟家人提过。 参加援藏工作时,王晓宾的儿子9岁。“孩子好动,我刚来西藏没几个月,孩子在座位上坐空了,后脑勺磕到桌角,裂了一道口子,缝了两针。”这件事,是孩子伤好后,王晓宾的爱人告诉他的。 但在儿子浩然心里,父亲王晓宾和他的工作是“伟大”和值得自豪的。去年5月,想念父亲的浩然给王晓宾写了一封信。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了,不知您的身体好不好,虽然工作繁重,但还是要注意身体,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我这段时间的学习还行,不用担心……”看着儿子用大人的口吻安慰自己,王晓宾心里五味陈杂。 当雄是第二故乡 除了负责纳木错景区的督导工作,纳木湖乡4个行政村里,每年的春防、秋防也是王晓宾的重头工作。当雄县是牧区,牧区的牛、羊、鸡都需要定时进行防疫工作,以免染上疫病,给牧民带来损失。 在工作中,王晓宾还结识了纳错村的动物防疫员、共产党员索多。第一次进索多的家,王晓宾有些吃惊,“屋里黑洞洞的,看不到光,6口人挤在一间半大小的毛坯房里,只有30多只羊,连牦牛都没有。” 之后,王晓宾便和索多结了“亲戚”,每到索多家里,王晓宾都会带点米面油或者钱交给索多的家人。去年,索多因为癌症去世,考虑到索多的家庭条件,王晓宾资助索多的小女儿学习动物免疫知识,成为检疫员。“虽然工资只有千八百,但总能帮衬着他们家里一些。” “深入推进牧区重大动物春、秋两季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牧民财产安全;安全、有序、圆满完成‘羊年转湖民俗宗教活动’;累计慰问困难党员、群众钱物1.5万元;三年来,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与党员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驻乡、驻村累计200余天……” 写下这些工作总结时,王晓宾知道,三年的援藏工作即将结束。但“同吃同住同劳动”对王晓宾来说,不是总结里的一句口号,是他切身体会到的同事、同胞的关心和鼓励。 “真正要离开的时候,肯定会舍不得,因为这里已经成了第二故乡。”

藏地“天湖”纳木错

从拉萨前往纳木错,途经著名的羊八井,念青唐古拉山脉在车窗外绵延起伏,草原上,因季节还未到,草儿还未发芽,裸露着大地的颜色,牦牛成群的在闲逛;翻过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带着高反的眩晕站在那根拉山远眺神湖,纳木错湖吗?科眼前分明是一块硕大的绿松石宝石,镶嵌在广袤的高原上。 抵达圣湖的边缘,一些简易的棚户房矗立,有客栈、有餐厅、还有贩卖各种饰物的摊点。有的游客非常不喜欢这一片“棚户区”觉得他们有点乱,有碍看湖的视线,可是,我个人觉得,这里海拔高又是所谓的无人区,方圆里基本是没有居住地的,这些,来这里营生的藏民们也是克服这里恶劣的条件,并给大家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在客栈里有几台吸氧机,还可以吸到氧气,更可以住宿、用餐,对于远道而来舟车劳顿的游客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或许当地应该在管理上可以有一些约束,比如规范经营。 往湖边走,几十匹马和它的主人们会热情迎上来,那天,我选择了骑马到湖边,虽是不远的路,但是只想换一种方式接近圣湖。 湖边,有藏民和他们的白牦牛供游客拍照留念, 白牦牛在西藏苯教占统治地位时,被尊为“神牛”,,是神圣的供奉之物。与神牛圣湖合影,在当地人看来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带走来自大自然的吉祥与平安。当然,在拍照时需要注意事先和牦牛的主人沟通,不能举起相机乱拍,以示尊重。 清澈碧蓝甚至赛过天空颜色的湖水倒影远处的雪山,一切纯美得有点不真实,这圣湖似真有一种魔力,可以荡涤尘埃洗去世间烦忧,站在圣湖边时,内心便如同这里的一切,安宁平和,从拉萨抵达圣湖,海拔不断升高,当翻越那根拉山口5190米,便是对体能的一种考验,呼吸都要变得轻柔,也算是对虔诚的心的考验,对自然需要充满敬畏。 纳木错充满了传说故事,相传雪山与湖,是一对夫妻,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从此只能在这里遥遥相望,相守了千百年。 那天的湖面风不算大,浪花轻柔的层层拍打岸边泛起雪花,一群红嘴鸥在无忧的踏浪嬉戏;一位藏族妇女在湖边的浅滩蓄水处,洗着衣服。 着湖边,可以看到转湖的藏民,磕长头的他们也成了湖边的一道风景,只是,带着对他们的尊敬远远的眺望,不忍打扰。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