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nic Groups >Ethnic Music
Four Seasons Production Melody
Four Seasons Production Melody is the artistic summary of the farming experience on the world-famous Hani terrace. The Hani Four Seasons Production Melody spread among counties in Honghe Hani and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s, such as Honghe, Luchun, Jinping, Jianshui and so on, where most Hani people live. The melody originated no later than in the Tang Dynasty. It describes the entire farming process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and in 2006, it was listed o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Text Recommended
哈尼四季生产调 飘荡在梯田里的歌声

数百年来,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在元阳修筑了壮观的梯田,并一代代地把梯田的修筑、耕作、经营等技术口口相传。其传承方式就是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四季生产调是靠哈尼族的“莫批”们流传下来的,承载着本民族的智慧与文化。 2006年,哈尼四季生产调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小和就是该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今年6月,记者驱车赶往元阳,探访了该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朱小和。 探访哈尼四季生产调国家级传承人朱小和 半夜学成“莫批” 传承哈尼文化 6月28日,记者一行踏上了寻找哈尼四季生产调国家级传承人朱小和的旅程,元阳县文化馆的何志科主任很热心地陪同采访。 连绵的阴雨,将元阳的暑热消去大半,从元阳县城到攀枝花乡是一段绵长的盘山公路,车窗外满目翠绿,浓雾偶尔将道路笼罩,我们只得小心行进,朱小和的家就在攀枝花乡一个叫硐浦的小村子里。大概两个多小时后,车子驶入进村的弹石路,车子在剧烈的颠簸中爬行,向坐落在山顶的小山村前进。半个小时后,终于在浓密的树荫中,看见了村舍,猪和羊们在车子前面跑,狗和鸡则在车子后面追,一派浓郁的乡土气息。 儿子姑娘,你们回家了 一个身材瘦小,面容平和的老人将我们迎下车,见面的第一句就是“儿子姑娘,你们回来了。”他是用哈尼语说的。 朱小和的家是幢两层的小楼,楼上是起居室,楼下养了两头猪。进屋,客厅对着门的一面墙上,挂着朱小和被选为国家级传承人的三张证书,很是醒目。 饭桌上,朱小和给大家倒上了白酒,他几乎不怎么动筷子,一直在和何志科主任热络地聊着天。因为哈尼四季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事,何主任没少往朱小和家跑,时间久了,两人已经情同父子,何主任很自然地称呼他为阿爹。说到高兴处,两人就一起开怀大笑。 半夜学习“莫批”文化 1940年,朱小和出生在硐浦村,从落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与哈尼四季生产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为朱家是世袭的“莫批”家庭。 朱小和3岁时,父亲撒手人寰。大伯家几个男孩天资欠缺,在族人的商议下,小小的他被定为家族“莫批”的第七代传承人。 在哈尼族里,“莫批”相当于哈尼文化的传承人,必须通晓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族祭祀仪式等内容。一般,“莫批”继承者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族人推举,另一种是世袭继承,朱小和属于后者。 那时,还是孩子的朱小和并不明白“莫批”意味着什么,不懂事的他时常嘲笑同为“莫批”的爷爷和大伯,搞不懂他们为什么不下地干活,整天就坐在那里哼哼唧唧,唱一些自己听不懂的东西。 没想到,12岁开始,这些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那是上世纪50年代,“莫批”知识被当做封建迷信禁止传播。因此,爷爷和大伯一般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向朱小和传授“莫批”知识。就这样,无数个深夜,当村民们都沉沉睡去后,爷爷和大伯就带着朱小和,悄悄上到顶楼,连灯也不敢点,就在黑暗中一句一句教授地这个小男孩。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洲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哈尼族历史上无文字,其先民积累的大量关于对自然、动植物、生产生活的丰富技能和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生活和民间文化知识体系,经过总结提炼,以通俗易懂的歌谣“四季生产调”一代代传承,使哈尼族农耕生产、生活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四季生产调”虽有不同版本,但主要内容相同。现在红河州收集到的歌谣约1670行,分为引子、冬季三月、春季三月、夏季三月、秋季三月5个部分,完整再现了哈尼族的劳动生产程序和生活风俗画面,传授系统的哈尼族梯田农耕生产技术和独特生活习俗,是一部完整的哈尼族生产生活教科书。引子部分有41行,用精彩生动的语言强调了传承古歌、传授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其余部分按季节顺序讲述或介绍梯田农耕的程序,包括泡田、打埂、育种、撒秧、插秧、拔秧、栽秧、薅秧、打谷子、背谷子、入仓等过程及相关的民俗活动。其中也包括了与农耕活动相应的天文历法和自然物候变化规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了哈尼族祭寨神、六月年“矻扎扎”、十月年这三个祈祷和庆丰收的节日,并对年轻人进行人生礼仪教育。 “四季生产调”体系严整、通俗易懂、可诵可唱;内容非常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语言生动活泼、直白朴素;传承历史悠久,传承的群众基础广泛,不仅是梯田生产技术的全面总结,也是哈尼族社会伦理道德的集合之作。主要是“莫批”(哈尼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收徒弟的方式。家庭传承及在节庆或公众场合演唱等方式进行传承。目前,能系统传唱“四季生产调”的长辈艺人和祭司已屈指可数,其传承亟需加强。

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