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ncient Philosophy Thoughts
Guanzi
Guanzi incorporates Guan Zhong’s works highly valued by Taoists. His works were finished roughly betwee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 Periods and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t includes the views of Confucianism, Legalism, yin yang, ming, military and agriculturalism, among which the works of Taoism are the most, followed by the works of Legalism of 18 pieces. The ideology of Legalism is the legalism think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oism.
Text Recommended
《管子》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管子》与先秦诸多圣贤文章多有不同,因其成于国,成于民,非止是一家一派之言,是仓廪实、民丰足(相对)的真实记述。《管子》既是管仲的治国理论,也是其行政纲领,是其为政四十余年的施政总结和升华。 《管子》叙述了植物与海拔、水等生态因子的关系,叙述了不同土壤与动植物以及人们健康的关系;它要求辩证地遵循自然规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要过度干涉自然;在对待自然资源上,他希望通过适度索取和“以时禁发”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总之,《管子》是强调“利民”的,人不能自绝于自然,而当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对当今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不无裨益的。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 ——《管子·权修》 “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管子·权修》 人是天生的消费者,其生产也需借助于自然。天时有分,地利有限,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帮助的有限性,如果人不加节制地消费,民未怠,自然之力已不及。所以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管子》也讲求适度原则。于今日,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度极大提高的同时,过度消费、浪费已成为常见的现象。《管子》“君子使物,不为物使”的对待物质的态度,多为人所摈弃。对于自然生命力的透支,必然将有损于生态。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态,为国之急也。” ——《管子·八观》 “节用”是非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赖于自制力的行为。自然举所有之力,帮助人类的生存,人类当怀感恩之心,切不可予取予求,枉费其善意。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大木不可独举也,大目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岁多,罔罟必有正。” ——《管子·八观》 《管子》的生态保护的重要特点就是“以时禁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索取要在恰当的时间进行。 《管子·轻重甲》有云:“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藉之,因以给之。”又云:“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生活较为贫乏,所以自然之力关乎国计民生。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四时之变,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自然中获取最合理的馈赠。并且人在向自然索取生活资料之后,应该去保护和调控自然。 “四禁者何也?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秋毋赦过、释罪、缓刑。冬无赋爵赏禄,伤伐五谷……” ——《管子·七主七臣》 《管子》中的生态保护思想蕴含在其治国方略的各个层次、方方面面。其生态思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伟大的中国先民们在和自然的接触和交往过程当中对于实践经验和认识的总结。其既是当时国风民风的真实再现,也是对自然与人的永恒话题的思考。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现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从《管子》看企业的人才观

第一次听到管仲这个名字,是在学习《隆中对》的时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就非常好奇,管仲是谁?诸葛亮居然对他评价那么高。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管仲是成就齐桓公春秋霸业的一代名相。我在拜读《管子》之时,也深深为其博大精深而折服。 中华文明既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自然就有其成功的奥秘。都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然而现实真的那么乐观吗?千里马真的都被伯乐发现了吗?从企业招人难和求职者找工作难的双重困境中,我们就很容易明白,现在是一个矛盾的职场。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才观,从《管子》中,我们同样能找到答案。 《管子·牧民篇》指出,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古往今来,从来都不缺少千里马,关键是缺少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伊尹只不过是一个陪嫁的奴隶,以厨师之位被商汤发现并重用,最终辅佐商汤灭了夏王朝。以五张羊皮换换回来的百里奚和悬水三尺、直钩凭钓的姜太公,那都是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的典范。家喻户晓的三顾茅庐则更是请出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当然,还有一种只有心胸和气度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获得人才的境界,那就是齐桓公与管仲和唐太宗与魏征。人才就在你身边,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发现和任用。 对于一个企业领导来说,首先一定要注意不要凡事亲历亲为,这就是《管子·形势篇》说的,“上无事,则民自试”。如果凡事亲历亲为,会造成什么后果呢?《管子·形势篇》同样指出,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独国之君,卑而不威。叱咤风云的诸葛亮不就是这样累死的吗? 企业必须真正重视员工,把员工当做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果招聘了员工,又不去真正关心她、爱护她,那就是《管子·权修篇》所说的“民之不牧者,非吾民也”。 接下来,就详细阐述了这个道理,“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体和企业效益的创造者,员工本身也就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所以当年IBM的Thomas Watson就曾说:你可以拿走我的机器,摧毁我的工厂,只要留下我的员工,我就可以东山再起!而宝洁公司的前董事长Dupree也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英雄所见略同。管子在权修篇中更把人才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地位,那就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早在三千年前的管仲,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可是现在很多企业的领导却未必真的清楚这一点。当裁员成为企业应对不景气的不二法宝之时,企业领导是否应该反思?稻盛和夫先生的做法是否值得借鉴? 明白了员工的重要性,接下来企业领导就需要知道该把握什么总体原则。《管子·立政篇》认为,企业的领导应该做到三本、四固和五事。 三本就是“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意思就是说企业领导必须对员工的德行与地位不相称,功劳与薪酬不相称,能力与职位不相称这三点相当慎重,这三条原则,是企业能否成功的根本。企业必须做到赏罚分明,不能吃大锅饭,要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德不当其位,我们从惠普总裁Mark Hurd因性骚扰而不得不离职就能体会。如果能力与职位不相称,则韩信便从项羽的麾下奔向刘邦,后来成为刘邦击败项羽最得力的干将。如果不能亲君子,远小人,则后主不再主。秦桧害死了岳飞,大宋从此无以抗金,严嵩、魏忠贤不知道残害了多少忠良,而崇祯处死了袁崇焕之后便断送了大明江山。那很多企业辛辛苦苦的培养了很多骨干员工,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骨干员工的流失,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损失,这是无法估量的。 四固则是“君之所审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人,不可以授国柄。二曰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曰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企业选拔干部,必须从岗位的特点出发,取其所长,舍其所短。苏武在匈奴持节十九年不屈,那是何等忠诚,这便是汉武帝识人的过人之处。而具有233年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掌控270多亿英镑资产的巴林银行,最后却毁于Nick Leeson之手,实在让人遗憾。求伯君邀请雷军,盖茨让位于鲍尔默,这都是让贤。但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也许最好是培养成一个技术专家,却并一定适合培养成一个管理人员。将者,智、信、仁、勇、严也。选拔干部一定要考虑其综合素质,很多企业在这上面误入歧途,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员工很不开心,领导也很失望,其结果是两败俱伤。比如,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必须依托于那些有能力、有责任、有魄力又敢于承担责任的干部。如果选拔一个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员工作为领导干部,其结果必然是一代不如一代。狮子领导羊群,则羊都成了狮子,而羊领导狮群,则恐怕狮子都成了绵羊。苹果当年驱逐乔布斯和乔布斯回归苹果之后的对比,就是一个绝佳的案例。 五事就是“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殖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障水不安其藏,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殖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企业领导必须做到岗位清晰,分工明确,不一定要一个萝卜一个坑,但必须做到一个坑必须要有一个萝卜来管,而且必须有标准,过犹不及。很多企业在初期,以规模小为借口,分工不细,责任不明,一些企业在规模壮大之后又以发展太快为借口,还是分工不明确,甚至没有岗位职责书。相反,张瑞敏只所以能带领海尔走向成功,恐怕与每块玻璃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不无关系。这些具体的事务,都是企业领导务必心中有数的。 关于选拔人才,《管子·牧民篇》还指出,“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于时而察于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后于事,吝于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对应到企业管理,我们不妨理解为,精通业务的人,可以任命为部门负责人,没有私心的人,可以负责公司内部审计,既熟悉业务又能知人善任的人,可以提拔为领导。对市场反应缓慢的企业不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不愿意支付高薪就留不住优秀的人才,如果任人唯亲则会失信于有能力的企管人才。 企业的领导在知道了识人、选人和用人的总体原则之后,接下来就要知道具体要怎么做。《管子·权修篇》就说得很详细,“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故夫爵服贱、禄赏轻、民闲其治、贼臣首难,此谓败国之教也”。意思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管理必须从细节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往往能从日常工作的琐碎事情得到体现。内行看门道,外行就只能看热闹了。例如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小到一个称呼,都能直接体现一个企业文化的内涵。华为和中兴习惯无论谁都叫总,而外企则多直呼其名,研祥也倡导直呼其名,却总也不及外企自然。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还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并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孙武斩爱姬令吴王刮目相看,诸葛亮街亭挥泪斩马谡也是治军的必然之举。如果赏罚不明,企业中就必然出现懒蚂蚁。一旦出现懒蚂蚁,就必然军心涣散,纵然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也可能收效甚微。 韩非子曾说,“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而唐太宗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细细品味《管子》,我们就不难理解,企业只有真正关心、爱护员工,才能发现人才,员工才会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Knowledge Graph